液壓支架作為礦山作業(yè)中的重要設備,其結構設計極為復雜,每一部分都承載著特定的功能和作用。從頂梁、底座到掩護梁、連桿,再到立柱、千斤頂以及推移裝置,每一個組件都有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和技術優(yōu)勢。下面我們逐一分析這些關鍵部件。
一、頂梁
頂梁是液壓支架的重要承重部件,主要負責支撐頂板,確保工作空間的安全。其設計主要包括整體式、鉸接式和伸縮式三種形式:
整體式頂梁:結構簡單,重量輕,但適應不平整頂板的能力較差,適用于頂板平整、穩(wěn)定的工作環(huán)境。
鉸接式頂梁:由前梁和后梁組成,兩者之間可以相對轉動,提高了對頂板的適應性。一般需要加裝千斤頂以確保穩(wěn)定性。
伸縮式頂梁:在鉸接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可伸縮的梁,能夠在采煤機割煤后快速伸出前梁,實現超前支護,防止片幫現象。
二、底座
底座是支架與底板之間的連接部件,負責承受立柱傳遞的壓力并將其均勻分布在底板上。底座的設計主要有整體剛性底座、分式剛性底座、左右分體底座和前后分體底座四種形式:
整體剛性底座:適用于底板松軟、采高大、傾角大且頂板穩(wěn)定的工作面,但排矸性能較差。
分式剛性底座:底座分為左右兩部分,通過過橋或箱形機構相連,底部不封閉,接觸面積小,排矸能力增強。
左右分體底座:分為左右兩部分,通過鉸接或連桿連接,適應底板不平整,但穩(wěn)定性較差。
前后分體底座:前后兩個箱體通過鉸接或連桿相連,多用于多排立柱、支承式支架、支承掩護式支架和端頭支架等場景。
三、掩護梁
掩護梁主要用于掩護式和支承掩護式支架,其作用包括抵御采空區(qū)冒落的矸石侵襲工作面,承受矸石重量負荷以及來自頂板的水平推力。掩護梁的設計包括直線型和折線型兩種形式:
直線型掩護梁:整體性強,強度高,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中。
折線型掩護梁:利用額外空間,增大通風量,但穩(wěn)定性較差,應用較少。
四、連桿
連桿是掩護式和支承掩護式支架上的關鍵部件,與掩護梁和底座共同構成四連桿機構。四連桿機構的設計不僅能夠有效承擔支架的水平力,還能確保梁端距的穩(wěn)定性,減少架前落矸現象,增強控頂效果。
五、立柱
立柱作為液壓支架的關鍵部件,承擔著承受頂板壓力和實現支架升降的任務。立柱的類型主要包括:
單伸縮雙作用立柱:結構緊湊,調高便捷,但調高范圍較小。
單伸縮機械加長桿立柱:總行程為液壓行程與機械桿行程之和,調高范圍廣泛。
雙伸縮雙作用立柱:擁有兩級液壓行程,伸縮比高達3,但結構復雜且價格較高。
六、千斤頂
千斤頂在液壓支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包括推移千斤頂、前梁千斤頂、伸縮梁千斤頂、側推千斤頂、調架千斤頂、防倒千斤頂、防滑千斤頂以及護幫千斤頂等。它們通過不同的油路系統(tǒng)實現多種動作,例如減小推力、提高穩(wěn)定性等。
七、推移裝置
推移裝置負責實現支架的自身前移和輸送機的前推功能,主要由推移千斤頂、推桿或框架等導向傳力桿件以及連接頭等部件構成。推移裝置的設計包括無框架式和框架式兩種形式:
無框架式:通過普通式、差動式和浮動活塞式千斤頂實現推移功能,適用于特定的支架類型。
框架式:包括長框架式和短框架式。長框架式設計合理,但抗彎性能相對較弱,裝卸不便;短框架式結構緊湊,推拉力分配合理,導向機構簡單可靠。
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液壓支架的設計和制造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,包括機械工程、材料科學、流體力學等。每一種設計都經過精心優(yōu)化,以確保其在礦山作業(yè)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。